图片丑闻
不管您远走何方
《赵绍琴·汪逢春治湿温病10法》
评注
作家:洛阳·许宝峰
图片
赵绍琴
图片
汪逢春
图片
汪氏为北京四大名一,干冷十法,意蕴尤深,今不揣绵薄,评注之,敬请士正人雅正,不堪感恩。
1
芳醇宣化法(上焦)
图片
暑湿之邪迫于外,干冷秽浊蕴于中
头晕(注:湿阻清阳),身热(注:湿困肌表,必身热不扬),漾漾泛恶(注:湿邪犯胃,胃气上逆,泛恶,不是很重),舌苔白腻而滑(注:干冷初犯,苔尚白滑),胸中气塞,脘闷咳嗽(注:干冷犯肺),满身酸千里乏力(注:湿困肌表),小溲黄赤(注:干冷伤津)。
干冷初起之证,宜芳醇宣化法。
处
方
鲜佩兰5g(后下),鲜菖蒲5g,大豆卷10g,鲜藿香5g(后下),嫩前胡3g,川郁金6g,白蒺藜、姜竹茹各10g,制厚朴6g,川黄连、通草各3g。
(注:藿香佩兰石菖蒲芳醇化浊,偏于上焦肺与肌表之湿,前胡,宣肺止咳。白蒺藜针雠敌晕。竹茹,厚朴,黄连,治胃,泛恶。通草,利湿渗热,针对的是小便短赤。)
评:天然病邪初犯,上中下全身皆有湿邪邪,症状,但相对皆比拟轻,咳嗽,泛恶,小便黄,皆属于一般症状,然则皆针对性的用了药,干冷犯上中下三焦,这里所谓的下焦,多偏于大肠,小肠,也就是大小便症状。天然后头有的上焦不显豁,比如以脾胃为主,但如故需要宣肺气,化湿浊,因为肺主零丁之气,同期亦然病邪的进口之处,出口之所。
图片
2
芳醇疏解法(上焦)
图片
暑湿外受,表气不畅
形寒头晕,满身酸楚,身热肌肤干涩(注:寒湿困束肌表,腠理阻塞,气血欠亨),恶心吐逆,腹中不舒,中脘满闷(注:寒湿犯胃,胃气上逆,腹中不适,诠释脾亦受影响),脉象濡滑(湿邪增重)。
法当芳醇疏解,以退热止呕。
处
方
佩兰叶12g(后下),广霍香10g(后下),陈香薷5g(后下),大豆卷10g,制厚朴6g,新会皮3g,制半夏10g,苦桔梗、枳壳各6g,白蔻仁5g,煨鲜姜3g,杏仁泥6g,太乙玉枢丹1g(研细分冲)。
(注:藿香佩兰香薷,辛温芳醇化湿,因为有形寒酸楚症状,而上述仅仅酸疲劳力,症状便寒湿,是以多了一味香薷。半夏陈皮生姜厚朴,针对的是恶心吐逆,腹部不适,一方面理气,一方面化湿除胀,同期又收受了桔梗枳壳,杏仁蔻仁,两个对药,针对的是中上焦的病变,宣肺理气通降。而太乙玉枢丹针对的主淌若胃中湿浊,因为这里恶心吐逆比拟重的起因)
评:这里上焦以寒湿为主,而中焦症状比拟显豁,亦然上中二焦调治,而以中焦胃部症状为主。
图片
3
芳醇化浊法(上、中焦)
图片
暑热湿滞,互阻中焦
身热泛恶,吐逆痰水(注:湿犯中焦胃),胸闷腹中阵痛,大便欲泄未得(注:湿邪郁滞气机,大肠气机欠亨),心烦浮躁,两目有神(注:干冷扰心神,郁滞肝胆),舌苔白腻,口干不欲饮水(干冷重,导致津液欠亨)。
成人视频用芳醇化浊法,定呕降逆折热。
处
方
鲜佩兰10g(后下),藿香(后下)、制厚朴各6g,半夏曲12g,川黄连3g,大腹皮、佛手各10g,煨姜3g,保和丸12g(布包),焦麦芽10g,赤苓12g,上落水千里香末、白蔻仁末各1g。后二味共研装胶囊,分两次随药送下。
(注:藿香佩兰宣肺祛湿,保和丸化湿,又清热散结,厚朴,大腹皮,针对大肠气滞,腹痛,化湿除胀,半夏生姜,小半夏汤针对的是吐痰水,千里胀,白蔻亦然化湿止呕,而佛手在这里则有疏肝之效,针对两目有神,这里的有神,是一种假像,属于怒火繁荣的有神,而黄连清心火,调治心烦浮躁,赤苓利水谈)
评:这里则是偏于下焦大肠的病变,以降气除胀为主,同期还有心肝病变,然则也兼顾到了三焦,口干不欲饮,着急,双目有神,诠释干冷照旧伤及津液,导致了心肝病变,是以用了比拟苦寒的黄连,与疏肝而不伤阴的佛手,这是值得学习的。
图片
4
轻扬宣解法(上、中焦)
图片
暑湿蕴热,互阻肺胃
身热头晕(注:干冷阻清阳与肌表),咳嗽痰多(肺经郁热),两脉弦滑略数,按之濡软(注:干冷为主)。
热在肺胃,法宜宣解,湿浊中阻,又需轻扬。
处
方
香豆饱读12g,炒山栀6g,嫩前胡3g,象贝母12g,杏仁泥10g,枇杷叶12g(布包),保和丸15g(布包),鲜芦根30g。
(注:豆豉山栀,清胸隔间热,前胡贝母杏仁枇杷叶,宣发肺气,芦根清热生津,保和丸,化湿清热消食)
评:这里昭着湿邪不重,郁热为主,以咳嗽,是以止咳清热为主,用了栀豉汤和宣四味,天然加了具有化湿的保和丸,具有一定除湿功效,但昭着是以上焦热邪为主,中焦湿邪为次。
图片
5
宣肃疏化法(上、中焦)
图片
暑干冷郁,蕴阻肺胃
咳嗽痰多,胸中满闷(注:上焦肺经郁热),苔黄垢厚(干冷),大便欠亨,小溲赤黄(干冷侵中下焦)。
可用宣肃上焦,疏化畅中法。
处
方
前胡3g,象贝母12g,杏仁10g,香豆饱读12g(布包),山栀3g,炙枇杷叶12g,黄芩10g,保和丸15g,枳壳3g,焦麦芽10g。
(注:这里用药与上相通,仅仅芦根换成了黄芩,又加了宽中下气的枳壳)
评:昭着,与上比如故以咳嗽为主症,是以方药莫得大的变动,仅仅增多二便异常,比前偏重汉典,两者本东谈主觉得仅仅进度不同,不必要细分,个东谈主觉得。
图片
6
轻宣清化法(上、中焦)
图片
暑热偏多,湿邪略少
身热咳嗽(注:肺气虚热),汗出口干,意欲凉饮(注:汗出,则诠释热邪加剧,抑制津液出门。而口干,喜凉饮,诠释热邪伤了津液),舌红苔黄,脉象细弦(注:这里也不错诠释,此时是以热为主,而不是湿)。
用清解暑热,清宣化湿法。
处
方
薄荷细枝2g(后下),佩兰叶10g(后下),连翘、炙枇叶各12g,白蒺藜10g,前胡3g,杏仁10g,川贝母5g(研冲),鲜荷叶1角,益元散12g,鲜西瓜翠衣30g
(注:佩兰,化湿。薄荷,前胡,杏仁,贝母,白蒺藜,止咳。益元散,化湿利尿,清热。西瓜翠衣亦然清热解暑)
评:这里止咳,清热为主,少加了养阴生津的,湿邪绝顶少了,其实,所谓的干冷,简略暑热,巧合以热为主,不一定需要加过多祛湿的,如故要以病东谈主的症状为主。
图片
7
辛开苦降法(中焦)
图片
干冷病,热郁中州
湿阻不化,头晕目胀(注:湿困清阳),胸闷满身酸楚(注:湿阻肌表),漾漾泛恶(注:湿阻胃气上逆),苔白滑腻,大便不畅,小溲黄赤(湿邪导致下焦不畅)。
辛香开郁以利三焦,苦以降热兼燥其湿,少佐淡渗分消。
处
方
白蒺藜10g,佩兰叶12g(后下),白芷3g(后下),半夏、杏仁各10g,黄芩12g,黄连3g(研冲),炒薏苡仁12g,白蔻仁2g,赤苓、滑石各12g。
(注:白蒺藜,佩兰,白止,化上焦之湿,半夏,连,芩,辛开苦降,治中焦为主。赤苓,滑湿,利水谈,治下焦。另外又用了三仁,治三焦之湿)
评:半夏泻心汤,三仁汤等,调治三焦之湿,诠释症状较重。
图片
8
宣化通腑法(中、下焦)
图片
暑夹湿滞,互阻不化
小便阻挠,大便欠亨,上则恶心吐逆,下则腹胀矢气(注:以脾胃症状为主,中下焦病变)。
宜宣化降逆,展气通腑,一方两法,兼顾胃肠。
处
方
鲜佩兰12g(后下),鲜藿香6g(后下),香豆饱读12g,山栀、新会皮各5g,佛手片、槟榔、杏仁各10g,前胡6g,通草、煨姜各3g,酒军0.5g,太乙玉枢丹1g。后两昧共研装胶囊分两次用佛手片10g、煨姜3g煎汤送下,药先服。
(注:前胡杏仁栀豉宣发肺经郁热。藿香佩兰,宣肺利湿。陈皮,槟郎,酒军,利气胃通肠。玉枢丹,化浊和胃)
评:这里的二便之症状,与三、五、七,雷同,但却用了槟郎,大黄,纵贯大肠的,而烧毁了厚朴,大腹皮,化湿除胀的,第一个诠释,大就是需要急需责罚的问题,另一方面,湿邪在这里照旧不是大便欠亨的主要身分,是由于长工夫导致东谈主体津液匮乏所致,是以需要急下存阴。
图片
9
泄化余邪、轻通胃肠法(中、下焦)
图片
湿温后期,身热已退
症状大轻(湿已不重),余热未除(热邪尚存),干冷积滞退而未净,大便欠亨,腑气不畅,腹中不舒,苔腻根黄厚(下焦尚有干冷)。
用本法泄化余邪而通其胃肠。
处
方
白蒺藜10g,粉丹皮6g,香青蒿4g,枳实3g,鲜枇叶12g,保和丸15g(包),全瓜蒌30g,知母6g,炒薏苡仁12g,山楂炭、杏仁各10g,茵陈12g,白蔻仁0.6g,生大黄末1g。后二味共研细装胶囊,分两次汤药送下。
(注:白蒺藜,利气化湿,偏上焦。丹皮,青蒿,知母,滋阴冷血清虚热。瓜蒌,大黄通大肠。茵陈与三仁,利三焦之湿,山楂,保和丸,化湿清热消食)
评:这里热病后期,依旧有干冷,是以用了三仁,如故消食的保和丸,同期,热病伤阴,用了青蒿,丹皮。这里的大便欠亨,有气滞,也有阴伤,是以用了瓜蒌,杏仁,滋阴润燥。值得效仿。
图片
10
泄化余邪,甘润和中(中、下焦)
图片
湿温初愈,邪退不净,中阳未复,阴分亦虚。
运化欠佳,胃纳不馨,满身乏力(注:热病伤阴,气阴两亏,脾胃软弱),舌胖而淡,脉多濡滑缓弱(注:脾虚),用泄化余邪,甘润和中法,以善后来,病势向愈,饮食寒暖,切当寄望。
处
方
川石斛12g,丹皮6g,香青蒿4g,甜杏仁10g,范志曲12g,鸡内金10g,冬瓜子20g,茯苓皮15g,生熟谷麦芽各12g,香砂枳术丸15g(布包)。
(注:香砂枳术丸,健脾利气消食,补而不滞,内金,麦芽等,也有助于消食,伤寒论也有,伤寒解后,虚羸少气的描摹,这工夫除了少食除外,健脾最为主要,同期,食石斛,丹皮,青蒿又兼顾了阴虚的一面,茯苓皮,冬瓜子也不错利水清热)
评:健脾养阴消食,这亦然调治其他疾病归附期的伏击原则,不外要兼顾到气虚的一方面,还需要兼顾到阴虚的一面。
图片
综评
以上为赵绍琴书上所记录的汪逢春治干冷十法,本东谈主有几点不熟识的宗旨,与同谈参考。
01
有的分类有些重复,比如以咳嗽为主的四,五,六,内容上湿邪并不显豁,而是以热邪为主,咳嗽为主症的暑热之邪,不属于典型的干冷之症。
02
而一二三,左证疾病的进度来说,也很难截然辞别,仅仅干冷在肺,胃,脾的进度不同,只需要在一方上加减即可,没必要单独再列一证型。
03
关于七来讲,昭着在这内部下于比拟典型的干冷症,三仁汤不错算作主方使用,况兼这个昭着湿重于热,读已故名医邹云翔附子治干冷的敷陈,不错酌加附子为好,以利干冷的去除,惟有阳气布达,则湿邪可速化,湿祛则热孤,清热亦速。纵使邪热暂得温而烈,但宁热勿寒,湿祛则清热较易。因湿性粘滞,较之热邪,则湿难祛而热易除。而关于寒湿,苍术,互助麻黄是已故老中医许公岩的用法,也不错招揽。
04
关于内伤病的脾胃干冷,许多食以脾胃软弱为主,导致升降失调,是以,泻心汤的苦降新开,较之温胆汤,简略平胃散合三黄泻心汤,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,要好用的多。这是临床需要戒备的场地。
05
关于吐逆,大便结,胸闷等症,经方大柴胡应该也不错用。还有祛湿,仅仅温病学家觉得柴胡辛温,是以基本无须,尤为可惜。而小柴胡汤,通利三焦,关于干冷病也应该灵验武之地。
以上极端之处,当有许多,还请同谈能手多多月旦指正。
本文作家:洛阳~许宝峰丑闻
本站仅提供存储处事,扫数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存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